桥市中心校重视国学教育
2022-08-25 09:14:23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李维坤 |          浏览量:4705

新桂阳8月25日讯(通讯员 邓海斌)桥市中心校重视特色育人,把传统文化经典带进了校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快乐成长,在国学经典中得到先贤哲学的人生真理。

学校自上而下共建诵读经典活动方案和活动主旨,学习读经文化魅力,开展多样化的读经活动,如低年级开展的唱读经典的展示活动,利用大课间,以个人和小组形式,配上古典轻音乐,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与先贤们对话共学《论语》《三字经》;中年级各班老师共同策划花样诵读《弟子规》《论语》,将声乐中合唱、轮唱、对唱等形式进行借鉴,最后呈现于舞台,众多孩子在诵读经典热心沸腾、热泪盈眶。高年级的老师和学生们更是兼顾各种压力,积极参与其中,在他们的诵读中体验到了学校稳重而不失厚重的文化气氛,充分展现了学生谦谦君子和书香女子的形象,培养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高尚情操。我们学校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安排的诵读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地融入其中,不至于枯燥乏味。每天早上,也会安排不一样的诗歌经典。例如:上午每节课的课前会进行《三字经》的诵读,下午课前会进行《弟子规》的诵读,晚餐前,我们也会让同学们诵读一下爱国、自由、文明等为主题的经典诗篇。通过这一系列的诵读活动,我看到了很多的变化,146班二年级语文成绩,以前及格率只有10%左右,本学期通过读《弟子规》成绩达到70%的及格率,是归于每天熟读成诵,语文课本作为选修课,讲一些最基础的生字词,大部分时间诵读经典;139班有一个孩子,名字叫廖安妮,是一名普通的六年级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她从一个语文课、写作能力差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我校的141班,是一个出了名的纪律差的班级,自从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他们班上课时读书声多了,各种吵闹声少了,往常脾气暴躁的学生,动不动就动手打人的学生沉静下来了,都变得充满了“书生气”。由班级活动到年级活动,最后展示的全校活动,我校每位孩子在读诵经典中沁润童心。行走在校园里时,时常可以听到孩子们清脆的诵读声音,感受到他们对传统经典的喜爱,领悟到那琅琅书声中所绽放的思想火花。

学校每位班主任也积极开展关于“我爱经典诵读”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各班班主任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学生们从心底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而且还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有经典诵读的优秀视频,让学生们树立榜样,知道要用心去读,才能够领会到经典的意蕴,读到妙处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团”,通过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专门负责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还开设了琴棋书画、兴趣小组;我们还成立了“新芽”文学小组,经常开展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出来,共同分享。省心理学会到我校做调研测试,学生写的用语都是借用各种经典词汇 。因此经典诵读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他们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他们在操场的树荫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诗词赏析》,他们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里自由交流与探讨经典诵读的精妙,他们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也越来越高。

我们相信,学校一旦把经典文化带进校园,让学生在经典中健全人格,发展智慧,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越来越成功,越来越辉煌!

桥市中心校落实立德树人篇

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校特色教育,我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大力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将《弟子规》学习融入家庭,学生在家和父母共同学习《弟子规》,并积极践行,促进家庭和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好孩子。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向父母长辈说一句问候语,表达一份感恩之心;和父母做一次交流,共同分享每天的进步和快乐。融入活动。借助各类活动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育人。各班可以围绕《弟子规》开展相应的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赋予《弟子规》新的内涵,健全学生人格。

桥市中心学校经典诵读进校园

周一至周五每天课间操跳完学校的特色操(兔子舞)后,全校师生共读国学经典《弟子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养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桥市中心学校将举行“出彩国学少年”书法比赛

出彩国学少年硬笔书法比赛颁奖典礼

通过悬挂标语和在橱窗、宣传栏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和学习贯彻的现实意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打造国学走廊.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打造国学经典特色,桥市中心校诗意满校园

今年我校继续重点打造国学经典特色学校,感悟诗意陶冶学情。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德性,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能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向上向正向善的能量逐渐壮大起来,从而达到心灵和智慧的全面提升。

桥市中心校开展户外国学经典诵读,加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记忆与理解。琅琅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老师们的解析,孩子们在诵读中感受语言和谐音韵、明快节奏的同时,懂得了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学习态度;体验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人间友爱;养成了 “用人物,须明求”的交往礼仪……

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发展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

自活动开始,学校把《弟子规》教育纳入地方德育课程,利用早读、班会或语文课、思想品德课、校本课程实践课等教案中,宣传讲读《弟子规》。  

学生经过国学经典诵读,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作文中、课堂上时不时引经据典。国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桂阳县桥市中心学校“国学经典文化班级”评比活动

为营造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班级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我校开展了以“国学经典文化班级”为主题的文化评比活动。让幽雅、健康、舒适的教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个性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融洽、和谐。让学生的生命在充满温馨气息的教室里更加灿烂。

鲜明的主题充分反映了我校坚持打造“国学经典”特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兴趣。

通过开主题班会、朗诵比赛、演讲、文艺表演、组织学生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做到能背诵《弟子规》。

丰富的图案是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表现,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与表达。

除了装饰丰富,文化氛围浓厚的教室,孩子们的寝室也是各有特色,干净整洁,虽然年龄还小,可他们的动手能力可是不容小觑呢!

本次以“国学经典文化班级”为主题的文化评比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国学经典教育进校园后,我校学生通过对经典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会层层加深,也夯实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识面也在扩大。我们看出孩子在一天天进步。例如《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久读经典,学生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圣贤的品质,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教室和寝室的净化和布置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各班级通过本次教室、寝室文化环境的布置,努力地创建了一个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文化评比活动已经结束,但我相信此次活动对孩子们的影响却并未结束!

责编:李维坤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推广
民生
时政
我要报料

  下载APP